This Domain(Admin5.com) is for Sale:

国内网站startup策略和实务的初探

时间:2007-11-01  来源:不详  作者:林子

麦田:蚂蚁社区我们去年年底开始做,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了,我们做了蚂蚁网以后,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我以前在Blog网待过,当时流量也是蛮大的,我开始做的时候是从0到1,这中间异常困难。我不是说我们现在到了1了,可能说是0.1吧。我希望把我的经验,或者说教训比较实在地说一下,因为确确实实是真的不容易,要想从0做到1真的是非常非常艰苦。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我觉得我们在中国做互联网行业的是两拨人,一拨是像我们现在开会的这一拨人。另外一拨人是草根站长式的,当时一个会上,他对站长的说法或者说鼓励特别到位,可能我现在就是一个草根的站长。对中国互联网最了解的就是草根站长,我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学生,我去琢磨他们的时候,琢磨他们网站的时候,我很多时候会有欣喜,我突然发现有些时候有一些窍门,我会发现他们是怎么做起来的,然后就感觉到特别爽。但是可能我自己总结的经验不一定对,而且很多时候是我自己的一个解释,也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吧。

copyright dedecms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Facebook,有几个是国外的例子,有几个是国内的例子,希望给大家一些借鉴意义。(具体见PPT) dedecms.com

  比如像Facebook,为什么国内有一个校友录做得跟它极像,但没做起来呢?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原因的。大家都知道Youku最后炒作了一下张钰。dospy,它是真正靠用户传播起来的。55bbs,它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北京,一个上海,广州一个,北京是广州那边的将近一千倍,为什么它的流量会相差这么大呢?最后讲一下我们到底做了哪些,把我们的经验、教训跟大家沟通一下。 dedecms.com

  第一个,我觉得Facebook,这种模式是属于现实业务的网络扩展营销,这块不是我发现的。在美国的大学是没有班级概念的,不像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像我是90年代初毕业的,我们不光有班级概念,而且班级还经常搞活动,所以在线下就已经满足了同学、班级之间的交往需求了。但是在美国是不一样的,美国的大学,大家会有一个选修课,有学分,有不同的教室,每个人在家里面就根据需要选的课进行选修,他没有一个物理的班级概念。但是物理的班级概念(需求)对于大学生是需要的,后来我们专门看了一份资料,就是Facebook员工写的一个经验,确确实实提醒了我。Facebook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给(哈佛)大学的课程表来排的,然后形成了最核心的种子用户,然后在大学里面形成了影响力。所以,我觉得Facebook在国内出不来,因为国内的需求不是在网上才能满足的,国内班级的这种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满足了,所以他不需要在互联网上再搞一个虚拟的班级。我们有时候只照搬这种形式确确实实不太容易做起来。我们现在来看,不管现在模仿Facebook的,或者说早期的校友录也好,还是5460也好,这些网站其实已经很长时间属于不煴不火的,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还是要了解中国用户真正需要什么,实际上这就是现实业务的扩展。

dedecms.com

  Facebook的注册这块不用多说,它就强化了对于美国(西方)班级概念的强化。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学生是易感人群,其实在传播理论里面,因为学生是有很大特点的,经常会在一起生活,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在一起也好。另外一点,学生的思考能力,因为还属于正在成熟的时期,所以他们是比较容易被传播的。所以,我觉得Facebook对我来讲有一个可以吸取的经验,就是学生是易感人群。其实我现在做的是一个电子商务的业务,但是我可能就会去利用学生(易感人群)帮我进行某种方面的传播,而不是非要做一个面向学生的网站,这是我对Facebook的两点体会,一个是做现实真正需要的业务,另外就是一个吸取学生的易感性。

dedecms.com

  Myspace,它的默认好友都是tom,当时tom增加了15万的好友,所以我对它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在05年的时候,tom每天只有15万的注册用户,现在大概是四五十万人的注册量(还超过)。我真的不喜欢国内一看到Myspace就说是做音乐的,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的。Myspace在开始的时候做得非常失败,这几个做Myspace的人,他们当时也是按照我们国内的话说就是互联网的(老友),他们有很多很多的资源,特别是在电子邮件营销方面有很多资源,他们做Myspace以后,就老用电子邮件做推广,但是全部失败了,而且失败得非常惨。然后他就想要不然利用口碑传播了,Myspace在利用口碑传播的时候也失败了,但是Myspace真正决定性的突破在什么时候呢?是他们在音乐沙龙方面做了一些推广,包括他们自己做了一些沙龙,包括平常参加一些沙龙,在沙龙里面让影星、歌星到Myspace开个人的空间。其实美国人玩摇滚音乐的是有时尚概念的,他有点像北京的后海和798的人群。大家想一下我们的后海人群是什么样的?基本上后海人群还是白领为主的,并不是特别的艺术创造者,所以当时Myspace并不是做音乐就OK了,要做的是时尚人群。要根据中国的情况选择中国的市场人群,然后采取中国人群需要的服务,我觉得并不一定是音乐,音乐是年轻用户可能需要的,真正时尚的人群不一定需要音乐,而且中国玩摇滚音乐的和国外还不太一样的,我们并不是完全创新的,而国外就非常爱玩创新的音乐,我觉得这一点是有差异的。

看完这篇,您有何感觉呢?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24小时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