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有钱≠青少年喜爱的网站
8月26日,本报一版刊发《青少年网站建设拒绝面子工程》一文,引起关注。事实上,青少年网络建设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各级团组织的重视。虽然整个团属网站的信息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在许多地方团属网站作为一个工作实体网站,并不能切实发挥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都乏善可陈,反而一些民间的青年网站日益红火,呈现出“草根”热过“官方”的态势。
究其原因,不少地方的团干部认为是缺钱缺人导致了地方团属网站的日益式微。然而,有人有钱了就一定能建设好青少年喜爱的网站吗? 织梦好,好织梦
青年人是最有活力,最富创造性,最具可塑性的群体。没有多少青年会对充斥着会议新闻、工作总结、理论宣传的网站感兴趣。可以想见,这类网站除了能展示成果外,对于青少年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谓微乎其微,甚至还会导致他们敬而远之。而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离有关方面所提出的“占领青少年网上舆论阵地”的目标越来越远。
有识者早已指出,要想建立真正的贴近青年人,为青年人服务的网站,必须要求网站的建设人员转变观念。旧有的观念已经令青少年网站建设举步维艰,新观念亟需确立。
首先是公共服务意识的确立。其本质就是要求网站建设者按照青少年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想青年人所想,急青年人所急。许多青少年网站建设者在建站之时只是想着给“上面”看,并没想着给“下面”用;仅有政绩意识,并无服务意识。如此心态下建设出的青少年网站必然是死板的、生硬的甚至是面目可憎的,往往导致后期的维护工作青黄不接,被人讥为“网络面子工程”也在情理之中。 织梦好,好织梦
其次,对于青少年网站体系建设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定位。团组织建设网站必然要求网站承担团组织工作和为青少年服务两方面的职能,工作和服务如何有效地统一和平衡是一个难题。按照目前的情况,很难要求地方团属网站集中人力财力同时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服务性门户网站,再加上一些地方团组织公共服务意识的缺乏,便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工作网站体系已经异常庞大,但是服务网站体系依然薄弱,即所谓的青少年网络体系“结构性失衡”。
此外,还要实现网站建设主体的多元化。笔者注意到,目前青少年自发建立的许多民间公益网站展现出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探索“工作归官方,服务归民间”的模式,即官方主要负责青少年网站中工作内容的建设,至于服务的内容则在官方有意识的引导下由民间人士或者青少年自己来完成。实际上,广州青年网已经为上述的网站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这个由志愿者自发建立的网站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团广州市委也有意识地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广州青年网团支部。在“官方”与“民间”二者有机结合下,一种新型的、积极向上的、运营良好的、具有强大亲和力和聚合力的青少年网站已经呼之欲出。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