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长尾效应是媒体机遇还是威胁
第四,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相对民主的新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写博客,每个人都可以去点击,谁的文章被点击得多,谁的排名越高,不被点击的就会沉底,这慢慢就形成了某种投票的力量。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不是集中的独裁决策方式,而是纯粹依赖群众的力量,把那些最应该被关注的东西浮到最高的层面上去。
dedecms.com
最后,今天Web2.0的发展让中国的社区变成了寻找新闻线索的绝好地方。有很多记者朋友跟我说,他们的很多线索都是在BBS里潜水或者跑到别人博客上打听来的。此外,社区里的多方讨论也让人们获得了对某一事物的不同观点。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和RSS,个人阅读的权利也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编辑手里转移到了个人手里。
织梦好,好织梦
是机遇,不是威胁!
这种民主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好还是不好呢?我想引用另一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比较冷门,叫做《群众的智慧》(Wisdom of Crowds )。书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曾经有个苏格兰人出了一个难题,请大家猜猜一头牛的重量。最开始他问了很多业内人士,有兽医、屠夫,还有畜牧专家。后来他又找了一批群众,可能有几百人。最后的结果是,群众的集体智慧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专家的智慧。这其实跟我们中国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是同样的概念。 dedecms.com
这本书预测,经过了群众的智慧后,互联网可以比过去更能挖掘人们的潜力,并做出明智的抉择。不过,作者也提出了四个先决条件,第一,群众的智慧必须有多观点的客观表达,才能够变成智慧,不然就可能被误导、被煽动。第二,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如果先入为主去做判断,那么就没有智慧了,或者太过担心别人的批评而不敢说了,就没有可能引发智慧。第三,要有一个非独裁的决策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要靠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天赋来决定他的话有多大的分量,而不是看他的职位有多高。第四,这些意见需要一个相当客观、相当有智慧、又是一个非独裁的、能够融合大家的意见、深入地去探讨问题的人来做一个观点的聚合者。
有人可能会担心,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和记者的工作还重要吗?我想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绝对重要。用“长尾”现象来说,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作者,发表言论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这带来了一个美好的Web2.0平台,但也为被各种利益驱使的人,或者是制造虚假新闻的人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平台。
织梦好,好织梦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有话语权的时代,那些持多观点、客观的编辑和记者,就成了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曾经说过,互联网不是什么技术,它只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在这个镜子里面看到了你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试图去改变镜子,你只能改变自己。没有一个人可以改变社会,但有一些人可以更多地影响社会。在互联网时代,要成为好编辑或好记者,就需要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事件,并且非常有见地地把不同的意见聚合、客观地表达出来。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