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不成熟的几个理由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别骂我假清高,看看后面的论证是否有点道理再拍我。呵呵!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娱乐性太强,实用性很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看了看今天alexa排名中国前100的网站,排除百度这样的功能性站点,娱乐性为主的站点占到多数,其中包括娱乐门户比如mop,影视下载比如讯雷,视频比如56,游戏比如17173……而真正针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网站,比如教育,金融,饮食,购物,交通等却难以抬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第二,从众心理太强,引导手段太弱
从最新的CNNIC调查报告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网民中,低龄,低收入,高消费这部分群体非常刺眼。这部分人群的背后代表了没什么社会压力,有大量空闲时间,追求感官刺激,消费依赖外部来源。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无论从浏览量,还是盈利来源都主要依赖这部分人群。 本文来自织梦
而目前的商业平台屈从于各种压力,基本采取了投其所好的心理,没有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导致的结果是平台们在经历过快速的成长之后,普遍出现了瓶颈。比如网络广告市场增长幅度远低于欧美,网络增值服务产品几乎局限于底端。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模仿能力太强,适应能力太弱
织梦好,好织梦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比如博客,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其运营模式多从欧美复制而来,虽然进行了相当的本地化修改,但是本质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交友社区,欧美来自于传统的线下文化,线上多为支持性服务,但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线下文化。比如网络游戏,欧美面对的主要是成年人群,相对应的内容和服务业很系统,但是在中国,适合低龄网游用户的产品在市场容量上却非常少。运营商只能依靠一些类似在线时间,细琐的虚拟产品获得一些收入,这也是产品和大环境的结合度问题。
第四,用户心理太强,客户心理太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受到各种浮夸风的影响,众多的商业平台多在采用这样的一条乘法原理:用户量够大,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模型作出的盈利模式就比较吸引人。但事实上,一个用户的心理和客户的心理截然不同,所享受的服务也许区别对待。在追求用户量的过程中,其实已经伤害了客户的转化。举个例子,外资银行已经被允许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但是普遍的现象是,他们都设置了一些门槛,为什么呢?服务能力有限,优先保障大客户的利益。小客户,请您去工商银行排队。 本文来自织梦
言犹未尽,做个引子吧!
本文来自织梦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