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国20年:新空间政治
但仍有一些有趣问题在被提出。比如,就像美国富有忧患意识的人士认为甜美的“米老鼠”使美国儿童失去了童年时代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秘密和平静”,作为一个曾攻读美学专业的我忍不住想,碎片化的博客是否在使我们失去每个个体对文字独一无二的形式感?
内容来自dedecms
“你说人类会不会出现更频繁的趋同?”讨论类似话题时,身边还曾有一位人文学家发出了尖叫,他问:“最终大家用一致的语言表达,最后通过语言的训练,用一致的思想去思想……?” dedecms.com
这些浪漫主义的担忧听起来可能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在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上有一个叫《死亡地图》的文章,其讲述了“我的死亡空间”网站Mydeathspace.com正在搜集MySpace上的死者名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死者省钱亲自布置的空间:歌、文字、照片、恶作剧录像都还在,只要家属不请求撤除,它们会一直保存,但他们最后登陆日的时间将永不改变,灵魂似乎已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永存,爱他们的人还时时可以回来探访。 内容来自dedecms
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未来中国互联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坟墓”。那么,当我们的子辈可随时读到这些文字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人名和网名的检索时,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 内容来自dedecms
“我们与时空感共在的历史感可能将被削弱。”顾骏说。那么,我们个人的“正史”和“野史”呢?
“现在很多人上网写东西,都是其被社会和自我长期压抑的次人格展示,但后人的网络追寻,追寻到的却不是真实存在过的生命特征,”一位喜欢看哲学的观察人士说:“就像陈蝶衣,虞姬这个角色本来是他的一个次人格,但最后反过来扼杀了陈蝶衣,无论舞台上还是舞台下,活着的只有一个虞姬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唱戏的陈蝶衣,还是一个为霸王殉情的虞姬?如果说文明在于传达,以往人类没有平凡人的历史记录,现在有了,但后人看到和继承到的精神和思维又是什么?这就好像,野史从来都是正史的补充,但如果有一天,所有野史都开始被作为正史对待,而正史在被忽略中消亡,那么我们的历史将走向何方?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