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性能诊断―学习statspack笔记(一)[安装与测试]
说明:oracle8.1.6开始引进statspack,statspack是诊断oracle性能的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来自织梦
安装前预备 内容来自dedecms
A.首先是系统参数的确认:
job_query_processes:为了建立自动任务,执行数据收集,该参数要大于0
time_statistics:为了收集操作系统计时信息等,需要将其设置为TRUE 织梦好,好织梦
B.建议最好是单独的为perfstat用户(即安装statspack要建的用户)单独建立数据表空间和临时表空间,数据表空间至少要有100M的空闲空间,否则创建statspack对象会失败,假如打算长期使用statspack,可以考虑建稍大些的数据表空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安装 内容来自dedecms
A.安装脚本
安装的脚本所在目录是$ORACLE_HOME/rdbms/admin,在oracle8.1.6版本安装脚本是statscre.sql,之后8.1.7版本开始就是spcreate.sql,安装所需用户在9i之前的需要internal或者拥有sysdba权限的用户,9i需要的用户是sys(9i已经不存在internal用户了)
执行安装脚本如下:
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spcreate 织梦好,好织梦
B.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填写perfstat用户的密码,并且选择perfstat用户的数据表空间和临时表空间,安装完成之后,察看相应的.lis文件检查安装是否正确无误,有问题可以通过spdrop.sql完成statspack的卸载,重新运行spcreate.sql完成statspack的安装。 本文来自织梦
测试 本文来自织梦
最简单的statspack报告生成,运行两次statspack.snap,然后运行spreport.sql生成一个基于两个时间点的报告。假如是8.1.7.3之前版本的Oracle,需要修改spcpkg.sql,要将substr修改为substrb,如下位置: 内容来自dedecms
select l_snap_id
织梦好,好织梦
, p_dbid
本文来自织梦
, p_instance_number
, substr(sql_text,1,31) à substrb(sql_text,1,31)
内容来自dedecms
建立简单的statspack报告过程如下:
SQL> execute statspack.snap 织梦好,好织梦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本文来自织梦
SQL> execute statspack.snap
内容来自dedecms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本文来自织梦
SQL> @$ORACLE_HOME/rdbms/admin/spreport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Spreport的执行过程中会列出需要选择的快照,你需要填写该报告描述的开始和结束的快照序号,并填写报告的文件名,当然可以不填,使用默认的报告文件名,默认的会生成在目录$ORACLE_HOME/rdbms/admin中 dedecms.com
这样就可以验证statspack已经正确的安装完成了
自动收集statspack快照
织梦好,好织梦
正常在真正的环境下,我们是需要连续的采样一段时间,这样生成的statspack才能更好的反映系统的现状,我们是可以通过spauto.sql来自动收集数据的。
主要可能会设计到修改如下部分的内容
variable jobno number; copyright dedecms
variable instno number;
begin 内容来自dedecms
select instance_number into :instno from v$instance;
内容来自dedecms
dbms_job.submit(:jobno, 'statspack.snap;', trunc(sysdate 1/24,'HH'), 'trunc(SYSDATE 1/24,''HH'')', TRUE, :instno); dedecms.com
commit;
end; 本文来自织梦
/
主要是修改1/24这个值,目前是一个小时自动收集一次数据,假如要改动为半个小时收集一次数据就修改为1/48,同理,进行或大或小的修改。 dedecms.com
执行后,可以在spauto.lis文件中看到当前自动收集数据的job号等信息。当想要生成statspack报告的时候,只要选择任何两个不跨越停机时间的快照序号就可以了。注重,statspack是不能跨越停机的。 本文来自织梦
文章评论
共有位Admini5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